当前位置首页 -> 新闻动态 -> 正文

走国际化联合培养之路,北京邮电大学中俄联合实验室优秀学子脱颖而出

发布日期:2012-04-12  来源:   点击量:

3月29日,北京邮电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合作建立的“若列斯•伊•阿尔费罗夫信息光电子学与纳异质结构中俄联合实验室”(以下简称“中俄联合实验室”)首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张旭同学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。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北京邮电大学徐大雄院士担任。答辩委员会委员包括:中俄联合实验室中方执行主任、北京邮电大学任晓敏教授,俄罗斯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Vladimir G. Dubrovskii教授,副校长Alexy E. Zhukov院士,俄罗斯科学院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副所长Victor M.Ustinov院士,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牛智川研究员,以及北京邮电大学黄永清教授、张霞教授和王琦副教授。

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处、科研基地办公室、研究生院、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等部门领导出席了答辩会。

张旭同学于2008年9月考入任晓敏教授研究组,2009年11月被派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校长阿尔费罗夫院士(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、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、我校111基地学术大师、中俄联合实验室主任)研究团队学习,其俄方指导教师为纳米技术领域国际著名科学家、中俄联合实验室俄方执行主任Vladimir G. Dubrovskii教授。2011年10月,张旭同学完成在俄方的研究工作回国。

整个答辩会全程使用英语。在场专家、老师和同学对张旭同学的研究课题表示了极大的兴趣,答辩会讨论认真热烈,张旭同学的论文工作成果以及他在答辩中流畅的言语、清晰的表述、敏捷的思维和深入的学术见解,得到了答辩委员会所有成员和各位领导的一致赞许,特别是其俄方指导教师Dubrovskii教授对张旭同学的学业和为人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北京邮电大学中俄联合实验室首位联合培养博士生通过答辩,展示了学校国际化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特色,标志着我校在“协同创新”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。

版权所有 ©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办公室/校长办公室